方案概述
“十二五”期间,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,也是城市安全问题的多发时期。截至2013年底,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7.3亿,城镇化率为53\%,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,但在生产生活方式、城镇综合管理、公共安全等方面与城镇化的速度并不匹配。
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,人、车、物、财高度集中,治安情况日趋复杂,给社会治安管理、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带来沉重压力。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将平安城市建设的范围覆盖到社区交通要道、社区出入口等公共区域,使社区安全纳入到公安安防监控体系中,成为平安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方案设计
平安社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融合了车辆管控系统、人员管控系统、视频监控系统,在统一的网络架构和综合应用平台上实现各种业务功能。在社区公安分局监控中心建立视频信息管理平台,将视频数据、车辆信息、人员数据、报警信息等业务数据资源充分整合,在此基础上形成管理总控中心—各分控中心的两级应用管理体系。系统拓扑图如下图所示:
![平安社区 平安社区]()
※循国家标准和地方公安部门相关技术规范
系统遵循社会公共安全行业标准/停车库(场)安全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/《深圳市出租屋视频门禁技术规范》视频门禁系统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地方公安部门相关技术规范。
※高度模块化设计
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方便用户选配和功能扩展;
包括视频门禁、车辆管理、视频监控、访客管理、巡更报警、信息上传等子系统。
※全方位的组网方式
支持ADSL、VPN、光纤好的局域网方式。
※分级分权级管理模式
支持区、市、省多级管理架构,跨区域集中管理模式。
※多种刷卡终端的支持
支持IC、ID、CPU、二代身份证、居住证
※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功能
对所有人员均实行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、扫描二代身份证信息来注册管理;
对假证、无效证件予以警示;可采取现场摄像头人像抓拍形式。
※出租屋信息管理
可选配出租屋信息管理平台,动态了解出租屋的信息,包含住户信息、空房信息等;
对社区出租屋统一管理,有效的管控流动人员。
※门禁和视频的联动
对门禁正常刷卡事件、非法事件(非法闯入、非法卡)通过与视频监控的联动,进行图片抓拍,并依据事件点来查看视频回放。
※动态电子地图
通过设置区域动态电子地图,快速监控区域内各个门禁点;
对开门事件、非法事件、报警事件予以及时提示,并快速定位事件发生地点。
※强大的门禁管理功能
通过权限、门组、时间组和开门方式的组合,精确地授权人员卡片,从而有效地管控人员、门点以及要害部位。
※访客管理功能
通过通道闸、身份信息登记、临时通行授权等方式组合,对临时来访人员进行管理,有效掌握临时来访人员的身份、来访地点等信息。
※强大的车辆出入管理功能
通过权限与出入口编号的配合来管理车辆的进出;防跟车处理;进、出车辆图像抓拍对比功能;支持白名单和黑名单两种管理模式;可选配车牌识别模块,采用硬识别方式,强大的车牌号容错处理能力;支持嵌套车场;高效的处理能力,以及快速的响应时间,从读卡、语言提示到开闸1~2秒时间。
※与公安系统
的对接通过信息上传子系统来与当地的公安系统网络对接,可根据不同地区、不同对接标准来做到差异化定制;
可通过公安系统查看该社区人员信息的注册管理和所有开门事件,进而分析统计,同时对犯罪人员、重点嫌疑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。
方案特点
统一框架平台
基于平安城市统一框架考虑,充分兼容与利旧已建系统,有效保护业主投资;新建系统优先采用高清与智能型设备,满足不同场景对监控画面质量与智能行为分析的需求。
多系统集成
建立统一视频信息管理平台,有效融合人脸识别系统、车辆识别系统、出入管理系统、入侵报警系统等,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协同联动,使社区安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人性设备选型
针对补光灯干扰居民正常休息的问题,选用新一代红外点阵摄像机,既能保证预期的拍摄效果,又能解决灯光扰民的问题;针对摄像机拍摄角度过大涉嫌侵犯居民隐私问题,选用具有隐私遮蔽功能的摄像机,既能保证预期的拍摄角度,又能解决隐私扰民的问题。
智慧型应用
打造平安社区创新管理突破口,利用科学手段,对实时视频和视频数据进行智能深入应用,可以选用异常事件的检测和报警、重点对象的检测与细节录像、视频质量的自动巡检与诊断、视频录像的快速查看等智能应用,让社区的监控管理进入智能时代。